Friday 6 December 2013

【感悟人生】

不要悔,悔也沒用。是自己的選擇,跪著也要走下去,直到學會了選擇。無悔是人生的本色。路是足蹟的延長,人生的每一個足跡都以上一個足跡為基礎,踏上去就再也抹不掉。是好是壞都是自己的選擇,即使讓你回到從前,以當時你的心智,你還是會做出當初的選擇。

【胜利属于坚信明天会更好的人】

曾经受过的伤,有些人觉得一辈子也忘不了,...
曾经遭受的痛,有些人觉得一辈子也摆脱不了,
曾经站在社会的底层,有些人觉得一辈子也翻身不了。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成为了社会的胜利者,站在胜利的顶峰微笑。究竟是什么人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有地位的人?是有关系的人?不,胜利永远属于在站在逆境中,却依然坚信明天会更加美好的人。

Friday 6 September 2013

當老外在辦公室跟你說 "play ball with me.",你該?

有沒有發現,慣用的職場英文會話中常常有ball(球)這個字?或許是因為美國人熱中球類運動,因此將ball融入日常口語;再加上職場本身就像個競技場,所以體育用語滿天飛。解讀這些習慣用語切莫望文生義,否則容易產生誤會。以下試舉4個例子:
 
You play ball with me…
字面解讀:你和我玩球……
正確解讀:這次你幫我……
釋疑:play ball除了意指打球外,還有「合作、互相幫忙」的意思。美國人常說「You play ball with me and I'll play ball with you.」就是指「這次你幫我,下次換我幫你」。
例:You play ball with me and foot most of the bill, I will pay you back. (這次你幫我付大部分費用,下次換我補償你。)

 
Let’s get the ball rolling!
字面解讀:我們讓球開始滾吧!
正確解讀:我們開始進行吧!
釋疑:一旦開球,球開始滾動,比賽也就正式開始,由此引伸為「開始進行」某事。
例:Since we've got the manager's approval, let's get the ball rolling! (既然經理已經批准了,我們就開始進行吧!)

 
Please make sure you are on the ball.
字面解讀:請確保你站在球上。
正確解讀:請確定你用心表現。
釋疑:意指機靈能幹,在工作方面表現傑出,類似籃球員總是緊迫盯人,一有機會就會出手搶球的意思。
例:You don't seem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your work. Please make sure you are on the ball from now on.
(你似乎沒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請務必從現在開始用心表現。)


Don't drop the ball on this one!
字面解讀:別掉了這顆球!
正確解讀:別搞砸了這件事!
釋疑:比賽時失手掉球,稱得上是個嚴重失誤,因此「drop the ball」即是指失誤或犯錯。
例: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business opportunity. Don't drop the ball on this one! (這是重大商機,別搞砸了!)

Thursday 5 September 2013

理财误区,闪!

为什么存钱那么难?”“该怎么整理自己的财务?”“我的理财方法错了吗?”
是不是觉得对理财不够了解呢?大多数人对理财的认知,皆存有一定程度的误解,以至于在理财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事倍功半”的效果。
日前,加拿大汇金金融公司的总裁谢亭恺,就总结了一些家庭理财常见的误区,并提出该如何走出以下误区的建议。
误区一:以为理财 = 投资
说到理财,不少人就会先问:“给你一笔资金,你可以实现多少收益?”
可见,人们经常潜意识地将理财与投资收益画上等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根本就是两个不同概念,绝对不能等同比较。
投资是指在可承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组合,获取较大的收益;理财所关注的是人生规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积累,还要考虑财富保障。
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恰当投资理财渠道,内容比投资更要宽广得多。
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炒股等投资行为,等同于理财,应将理财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它达到“财务自由”境界,使自己生活无忧。
误区二:盲目随波逐流
別人炒股我也炒股,別人买房产我也买房产,这种群体反应,就叫做典型的“羊群效应”。
我们不应盲目的跟从別人的理财行为,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可分为多个不同阶段,人在每个阶段中的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都不同,理财的侧重点当然也不同。
我们应确定自己现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审视本身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再不断的调整资产配置,并选择相应的投资产品与比例。
不同的年龄层应安排不同的风险组合,年轻人可进行高风险投资,年纪越大,则越要趋于稳健。如对应于高、中、低风险投资工具等。
误区三:鸡蛋放在过多篮子
不少人都对“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念铭记在心,但往往会因为如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将“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使得投资追踪便得困难,造成分析不到位,而降低本身收益。
投资确实需要分散,但不要把“鸡蛋”放在太多的“篮子”里,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在搭建一个投资组合时,相关分析非常重要,因为这可避免投资的过度集中,从而降低抵御市场的风险。

赚太少或花太多?

经营之神王永庆曾经说过:“赚多少钱都不是你的钱,存下的每一块钱才是你的钱。”
大家都知道存钱很重要,偏偏存钱的速度总是追不上花钱的速度。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赚得太少?还是你连钱花到哪儿去都搞不清楚呢?
存钱,真有这么难吗?赚得少就无法存钱吗?
每个人都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到底赚多少钱才有能力存钱?”
看到这个问题,你的第一想法也许是多多益善,但是仔细理性的思考起来,却不像想象中得那么简单,因为人在一生中创造的财富总是有限的,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真正的“多多益善”,现实的生活往往充斥着算计、考量。
我们常会目睹到这样的情况:人们在自己年收入3万的时候想,一定要努力赚钱,只要年收入5万就能过的宽松,就有余钱了,而当年收入达到5万元的时候,却发现开支也前所未有的增加了,财力照样很紧张。
于是,就又开始想,一定要努力赚钱,只要年收入10万就能过的宽松,就有余钱了,而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时候,却发现生活仍入不敷出。
因为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为桌子上出现肉菜而大伤脑筋,不再限于每年初一才能穿上新衣,不再羡慕别人家里的黑白电视但是我们依旧充满困惑。
我们发现,我们讨厌过年,因为过年要支出一大笔额外开支,即使穿上新衣也没有了儿时的哪种喜悦。
我们发现,因为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的激动不翼而飞,我们天天为堵车、油价、停车费烦恼不已。
我们发现,住进新房里也没有了安全感,要为了还房贷而拼命工作、累死累活。
先存钱后理财
那么,到底要赚多少钱才有能力存钱?
有些人总会算这样的账:吃喝、穿衣、房贷、汽车、子女教育、赡养父母、自己养老这些加起来要花多少钱啊;也有洒脱的人说,吃饱穿暖就行了,钱赚的再多也不够用。
一位哲人说,钱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越感到口渴。所以,要赚多少钱才有能力存钱,就像一道严峻的关口,考验着每个人的智商和能力。
不要沦为钱的奴隶
钱当然多多益善,但是也要看你如何赚,如何用。
有一点是必须清醒的,那就是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将自己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金钱里!
有没有想过,你的钱都躲到哪里去了?有人的钱都藏在衣橱里;有人的钱都跑到冰箱、鞋柜、梳妆台上等等。
只要有收入的人绝对可以存到钱,还可以做不错的理财规划,在现今社会人脉存摺重要,银行存摺也很重要。
薪金的数目其实不就是一个数字,也不是一个衡量能力的标准,不需要太在意,把它当成一个目标也不错,薪水不能致富,理财可以完成人生的梦想。
钱少有钱少的理财方式,钱多有钱多的理财方式,重点是要先有钱。
在能力许可的情形下,还是要存一点钱,人没有远虑也有近忧,养成储蓄的习惯是理财的第一步。
理财规划3部曲
年轻人薪水不高,在行有余力之下资金规划有三个步骤,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很多人都每天在外面打拼,万一有个状况发生能承担吗?
话说不小心有三种,老天爷不小心、别人不小心和自己不小心,当意外发生时要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就可以让自己无后顾之忧。
第二是债务管理,要把利息高的负债先还掉,若不小心消费信用卡透支,动用到循环利率,那是非常可怕的黑洞,不赶快还掉会愈陷愈深,最后会让你万劫不复,一旦变成卡奴,可能一辈子翻不了身。
小钱也可投资
前面二个做好了最后才是投资,小钱也可以投资,用定期定额方式买基金。年轻人可以承担投资风险,基金配置要选波动大的市场,用金字塔的投资方式,愈跌买得愈多、愈涨买得愈少,利用时间平均成本,长期投资会有不错的收益。
当有了第一桶金,资产倍增的速度就比较快。
年轻人多交朋友经营人脉,但是也要学理财。这不是二择一的选项,如果真的想要,鱼与熊掌并非不可兼得,在有限的薪水之下还是可以兼顾人脉与投资,这就是理财要学的。
存不到钱的原因何在?如果总是归咎于万物皆涨、唯独薪水不涨,却不反省自己的消费模式、花钱习惯,那么存钱将永远与你无缘。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曾说:“开始存钱并及早投资,是最值得养成的好习惯。”现在,就赶快先来养成存钱的好习惯吧!

Monday 2 September 2013

【小故事大道理之五金人】

曾经有一个大国,一天收到了附属国的贡品-金人三个。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国王出了一道问题要刻意留难进贡的使者。
...

国王问道:『我要你告诉我,在这三个进贡的金人当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
使者听后,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三根稻草,把它分别从金人的耳朵插了进去。

当地一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时,稻草从另一边的耳朵出来了。
而第二根稻草则从第二个金人的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
第三个金人却把稻草吞进了肚子里,什么声响也没发出。

使者立刻说道:『第三个金人最值钱!』

国王好奇的问道:『为什么?』

使者施施然的说道:『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话的人。第一个金人,左耳听,右耳出,根本是无可救药。第二个金人,左耳听进去,就把事情说出来了,是个不能守秘的人。唯有第三个金人懂得倾听的重要。 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

国王立时无言。

Wednesday 7 August 2013

【小故事大道理之四多做一点】

成功的故事,或许人人都听得多,可是真正能因这而成功的人,又有几个?其实成功没有捷径,可是却有一定的规律,最直接最简单的不外是—比别人做多一点点!

... 有位長者說,成功的因素很多,靠出售勞力,成功率只有10%;靠學歷,成功率有20%;有貴人在你一生中扶持,或许就那麼的一次,你的成功率是70%。這70%是來自平時你願不願多做大部份人都不願意做的事情。

纵观四周,只有極少部份的人能做到这点。他们沒有心機,沒有企圖,他们可以送朋友到機場,也能夠替朋友把妻子送到產房;他们陪老板應酬外國買家,也能代老板陪買家到四处遊览,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做得乐意,做得甘心。

许多名人都是做了這些同事們都不願意做的事,讓老板對他们另有評價,让朋友对他们格外赏识,終於获得了机会。當然,有了机会,还必须依靠你的個人能力。

其实能力人人有,但是因為過於計較而造成自己失去了許多的貴人,機會在面前白白溜過,实在可惜。

经营企业,相信也是同样的道理。同行同业,有的人做得风生水起,有的人做得一筹不振,别无其他,也许只因为他们比别的行家想的多,做得多。只多了那么一点点,结果也许就会有天渊之别了!

注:
在日益競爭的社會里,機會不是唾手可得,更是可遇不可求。創造機會還得從創造自己出發!

避开“坏”股票

巴菲特的座右铭:“第一 千万不要亏损,第二 永远遵守第一条”,这两句话其实道出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投资原则。为什么巴菲特将不要亏损看得比赚钱重要呢?理由很简单,因为不管我们在股市赚了几百巴仙,到头来赔个一百巴仙,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不要亏损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避开“坏”的股票。“坏”的股票当然也可能令你赚钱,但是重要的是它令你亏钱的几率也是蛮高。
以下几种是被我归纳为“坏”的股票。

第一种 失去信心股
股市是建立在信心上。因为股民基本上是无法完全了解所购买的物品(公司)。所以对公司的信心很重要。如果一家公司已失去信心,那么基本上就没救了。业绩好会被大家认为做假账,现金流多会被大家觉得是借回来的。更可怕的是当发生什么不好的事的时候,股价掉如山崩。在大马,龙凑股如:“CSLHBGLOBMSPORT等等似乎被股民判了死刑。

第二种 炒股
炒股是指在没有任何基本面的支持下,庄家将股价推到很高。炒股基本上是在玩传炸弹游戏,看看爆在谁的手上。炒股的主控权完全在庄家手上,庄家要几时停就几时停,而且如果被套,要翻身就很难了。

第三种 近期亏损股
一间公司会亏损,一定是管理方面做得不好,没有风险管理做得不好。当然公司可能会日后翻身,但是身为股民没有必要和公司共生死。在看到转好的业绩过后再买也不迟。当然这个可能会少赚一些,但是总比陪着公司一起死好很多。

第四种 本益比过高股
本益比是将股价和每年盈利连在一起。每家公司的内在本益比都不一样。主要是因为每家公司的成长性和稳定性都不一样。但是还是可以找到一定的共同点。大公司的本益比会比小公司来得高,因为大公司的稳定性相对高。所以简单来说,在牛市蓝筹股本益比大过25算高,二线股本益比大过15算高。当然还要看公司所处行业的稳定性。本益比另外一个重要地方在于股息。本益比20意味着一年盈利只有股价的5%。也就是说最高可能得到的股息是不超过5%(将盈利完全发完)。

所以避开“坏”股票不止让你减少亏损的可能,也让你选中“好”股票的几率增加了,因为范围缩小了。

Monday 5 August 2013

【人生酸甜】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無論是繁華還是蒼涼,看過的風景就不要太留戀,畢竟你不前行生活還要前行。再大的傷痛,睡一覺就把它忘了。背著昨天追趕明天,會累壞了每一個當下。邊走邊忘,才能感受到每一個迎面而來的幸福。煩惱不過夜,健忘才幸福。 —— 禪語堂

【小故事大道理之三道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如果有一天,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遇到了三个正在焦急等公共汽车的人。

... 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 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够载下一个人, 你会如何选择?

相信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也许你会说老人快要死了, 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你也想让那个医生上车, 因为他救过你, 这是个报答他的机会。
还有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错过了,或许你可能永远不能再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 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 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

“给医生车钥匙, 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 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也许我们每个人听了都认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 但是我相信没有多少个人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个回答。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有时, 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 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 或许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小故事大道理之二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个失恋的年轻女孩。由于初尝失恋的滋味,一直离不开失恋的痛苦,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她想自杀的一刹那,公车上的一首诗改变了她的想法。

... 诗的内容很简单,就只有那么一句:『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失意的感觉。人生在世,总免不了会有挫折。一个人少说也有六七十年的寿命,试问有谁可以保证年年都能称心如意,无风无浪呢?相信没有人会例外。

在一次的挫败后,就放弃自己,是很不智的。因为很多时侯,当事情过去了,你再回想起来,你会发觉当时所面对的困难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既然如此,当我们遇到困扰时,何不停下脚步,暂时换个角度想想、换条路、换个方法,或许事情就会简单的多!一味故步自封,只会徒让自己活在痛苦的深渊而已!

放手不是因为失败,只是为了寻找更美好的路;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小故事大道理之一生气时不做决定】

有个猎人在打猎的时候,口渴难耐,正想在山溪旁喝水的时候,一只雄鹰疾飞而过朝水源奔去,把他吓了一跳,弄得满身都是泉水。他立刻勃然大怒,抽出羽箭 就朝雄鹰射去。雄鹰立时应声倒下。当他到达山顶的时候,发现除了雄鹰的尸体外,它嘴里还含着一条大毒蛇。

... 如果你是那位猎人,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自责?庆幸?还是内疚?如果雄鹰没有把毒蛇啄死,他已经中毒身亡了!

生气,谁都会!但是对应当的人生气,生得恰到好处;以及为正当的理由生气,用正确的方法生气,就一点也不简单了!相信不是每个人都有驾驭它的能力!

要知道当你气在心头的时候,很多时候,你做的决定往往都被是对方牵引着的,或多或少都会针对着对方,甚至会刻意做出与对方反道而行的举动。要知道,话说了出口就收不回来,也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从头再来!

所以当你生气的时候,先别做决定。静下来,喝杯咖啡,听首歌曲,或许过后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uesday 9 July 2013

喜欢内幕消息的朋友一定要看!

从前,有位财主去到一个乡村,向村民说要收购猴子,每只RM10。村民觉得价钱不错,就上山去抓来卖给他。过了一段时间,财主向村民说;猴子还是不够,出价每只RM50,乡村里的其他村民看到如此好的价钱,都纷纷加入抓猴子的行列。再过了一段时间,财主又向村民说猴子不够,要大量大量的买入,这次是每只RM100。这一次真的是非同小可,整个乡村的村民不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全体总动员上山全面捕捉猴子,最后,森林里的猴子差不多都给村民捕光了!可是财主还是不满意,向村民大呼道;这还是不够!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我要更多更多的猴子!我现在出价到每只RM150, 我现在出国公干一周, 回来后我要看到更多的猴子,说完后转身就走了!村民开始兴奋着急起来了,因为这是个超高的价钱,不过,猴子已经差不多抓完了,怎么办呢? 这时候,财主的助手忽然出现,他跟村民说;不如这样吧,财主现在出国公干,我偷偷的把猴子卖给你们吧,每只RM120,等财主回来后你们不就有猴子卖给他了吗?而且你们每只还赚RM30呢!村民听后都纷纷的倾巢而出向财主的助手购买猴子。结果,助手把猴子全部卖回给村民!可怜的村民们,还在那边“萧萧”的等那已经消失到无影无踪的财主来收购手中的猴子~

Tuesday 28 May 2013

不要再Best Regards了!英文Email四大問題

Email 是目前職場上最常被使用的溝通往來工具,人人都會寫,但卻非人人都可抓到其中的竅門,進而寫出一篇能為自己及公司建立專業形象、又能讓收件人想立即回信的email。到底台灣人的英文email 都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呢?
以下整理了台灣人在職場的英文email中最常犯的四大錯誤和範例。
 
問題一:Email 主旨要簡短有力,才會讓人一看就懂?
首先,主旨欄千萬不可以空白,否則可能會導致email被 當成垃圾信件。再來,若信件內容經雙方一再的往來答覆,內文的討論事項已脫離原主旨,那麼請務必刪除先前的信件內文,並換上一個新的主旨,一來是讓收件人 更清楚信件內容,二來是方便日後搜尋信件和資料歸檔。而最後,不可將信件所有內容放在信件主旨欄,那只會讓對方對你有亂無章法的壞印象,更別談對方對你會 有後續的聯繫和回應了。
其實寫一封商業英文書信一點也不難,要記住:忙碌的商務人士每天收到的email 至少約20 封,而主管們甚至會收到上百封的email,因此想吸引收信人的目光或是贏得對方祕書的注意,獲得快速回信,祕訣在於你的email是否下了個好主旨。
一個好的email 主旨,要有三個大原則:條理分明、目標明確、符合內容。以下為幾個email常見的問題,一起來比較錯誤及正確的用法。
  • 錯誤一:主旨不夠清楚明白
Subject: Request(主旨:請求) v.s Subject: Quotation Request for Gift Bags(主旨:贈品袋的詢價請求)
第一個主旨雖然易讀也與內容相關,但卻一點也不明確。
第二個主旨把Request(請求)更明確化為Quotation Request(詢價請求),又再進一步加上for Gift Bags(關於贈品袋),雖然還沒看完信件全文,但這主旨已夠明確易讀,讓收件人只要一眼瞥過,就可以馬上對應到相關資訊和流程,並且快速地回覆這封要求信件。
  • 錯誤二:主旨沒有詳細時間說明
Subject: Sales Promotion(主旨:促銷活動) v.s Subject: Sales Promotion for 2012 A/W Collection(主旨:2012 秋冬新品上市的促銷活動)
第一個主旨雖然比Sales來得明確,但到底是哪種的促銷活動呢?第二個主旨多了for 2012 A/ W Collection,幫助收件人更明確點出信件內文是關於新品上市,這樣的主旨才能快速帶到重點。
 
問題二:Email 的開頭該直呼名字還是用Dear Sir/Madam
在寫英文信件時,是否曾對公式化的Dear Sir/Madam 感到陳腔濫調?也有人會問Dear翻成中文是「親愛的」的意思,我明明和對方不太熟,這樣稱呼會不會太親暱了呢?
在英文email規則中,Dear是一種表示禮貌、尊敬對方的意思,Dear Sir/Madam 是使用在寫信給不知其名的人,亦即我們所謂的「敬啟者」。
我們也可以將Dear解釋為「致~」,例如Dear Alisa 就是致Alisa的信;當然你有其他更輕鬆的信件抬頭選擇,其實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接受在信件抬頭上直接稱呼名字,例如:Hi Alisa, 或是Good morning Alisa, 而該如何拿捏就在於你和收件人的關係、以及你們溝通的頻率。
從信末署名可以看出你與對方想建立什麼樣子的關係,想較親近一點,你就可以署名Alisa;若想與對方保持距離,就可以連名帶姓的署名Alisa Tu。同樣地,對方也會從中嗅出你的署名密碼,而和你維繫你所預設的雙方關係。
另外,當你收到對方回覆時,觀察對方如何稱呼你,以及如何在信末署名,你就知道下一次寫信時,你也能怎麼稱呼對方。

問題三:Email 的用詞口氣越正式就越專業嗎?
很多人都認為要寫好一封email 就是要使用正式的措辭和口氣,而且還要公事公辦、就事論事,才能呈現出自己在工作上的專業度。但,這絕對是個錯誤的大迷思。
英文email 內文的寫作重點是,讓內文如同平常對話的口氣,不打官腔也不咬文嚼字,所以在一般談話中不會用到的措辭,在email 中也不會出現。
台灣的英語教育總是要求我們在寫作時,要使用看似厲害專業的用字遣詞和片語,和高階的文法技巧,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高分成績,但實際上,一封正確適當的email 內容,是要讓人感到一目了然,又可以明確的收到所要傳達的意思。
以大家常犯的錯誤舉例來說,請比較兩封信中內文的第一段we spoke earlier(信件一)和 we talked in the morning(信件二)。
信件一:
Subject: Problem solved!!
Jessie --- we spoke earlier, and glad to note the problem is solved. If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or assistance please revert. Thanks & Regards.
中譯:
主旨:問題解決了!!
潔西 --- 我們剛才講過電話,很高興知道妳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如果妳還需要更多資訊或是協助,請再跟我說。謝謝,並致上我的問候。
信件二:
Subject: PBG Project Problem Solved
Hi Jessie,Thank you for your call in the morning.
I’m very glad that we were able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BG Project. Good luck with your future progress on this.I’ll still be in the office until 3 p.m. when you decide how I can help you again.
Sara
中譯:
主旨:PBG專案問題解決了
嗨,潔西,
謝謝妳今天早上打來。我很高興我們能夠找出PBG專案的解決辦法。祝妳的專案進展順利。
只要妳覺得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幫上忙,我在下午三點之前都還會在辦公室。
莎拉
we spoke earlier在信件一裡的意思是:我們剛才講過電話。並沒有明確的提到時間,會讓人摸不著頭緒,不知道我們曾在哪個時間點講過話。而we talked in the morning 明確的指出,我們在早上通過電話,讓收信者一看就能聯想到早上的對話內容。
另外,在信件一的最後有一句:If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or assistance please revert. 句末的please revert(請回覆),這句話簡短又明確,建議可以常用在商業信件上。

問題四:Email 的信末問候語用Best Regards 最禮貌?
email 的結尾只有Best Regards 才最得體嗎?Best Regards 翻成中文,叫做「致上我最高的問候」,是不是感覺有點咬文嚼字?
或許你會有疑問,這句咬文嚼字的問候語,卻常在商業書信出現,竟然還是大家最熟悉的的問候語?為什麼它會這麼常見呢?因為,商業人士的時間永遠不夠用,只想用最快的時間處理一封email,而這句話因為太常出現,所以容易被大家接受,商業人士們也不用絞盡腦汁,去想出一句漂亮的信末問候語。
其實當大家都這麼做的時候,不見得代表這就是最好的用法。範例一是另外幾個常用的信末問候語,都是一些好記又簡單的單字,可以挑選幾個熟記,在下一次寫信時使用,收件者一定會感受到你的用心。
從範例一的表格看來,email 結尾語的選用可是一門大學問,信末結尾語的使用必需考量與email收件人的關係和收件人的互動情況。

記住這五句英文,和老闆對話夠用了!

溝通是門學問,特別是辦公室裡由下向上的溝通更需要智慧和技巧。用英文和主管溝通時,把握三個原則:有禮貌、訊息明確、溝通有效率。以下這幾個句子,既簡單又很好用,不妨多唸幾次,直到熟練。
 
1、詢問可能性:Would…
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me to take the day off this Friday?(這個星期五,我是否可以休一天假?)
Would是一種禮貌的用法,如果是兩天以上就用days off。老闆爽快答應就會說that'll be OK,有些遲疑就會說Will everything be all right?(一切都安排就緒了嗎?)
請休假用take the day off。
 
2、提出建議:I think/would suggest...
I think we need to buy a new printer.(我想我們需要買一台新的印表機。)
I think在這裡有緩衝作用,隨後可說明our printer has broken down again.(印表機又出毛病了)。
如果要再客氣一些,可以用suggest,如I would suggest we buy a new printer.
 
3、瞭解任務:Yes, certainly.
Yes, certainly.(是,我知道了)
這是最明確的回應,也可用I understand(我明白了),或Yes, right away(好的馬上去做)。對主管說OK,或all right並不恰當,說of course更不禮貌。
很忙沒有辦法執行任務,可以說I'm sorry, but I'm busy now. Could I do it later?
 
4、確認事項:didn’t you?
You did say next Wednesday at 3:00 P.M., didn't you?(您是說在下星期二下午三點,是不是?)
中文少見「附加問句」,但英文常常用附加問句,一來更委婉,二來是讓方加入你的談話中。做事要確認,對外國老闆更是如此。
直接一點,可以說Let me confirm the schedule.(讓我確認一下時間)
 
5、報告結果:I have the feeling that…
I had a feeling he was in favor ofthe plan.(我覺得他贊成那個計畫)
記住I have a feeling (that)...(我覺得……),及……(that ) he was against the plan.(他反對那個計畫)這兩句話都很管用。

Tuesday 22 January 2013

e-mail不要再用Dear...當開頭了!

寫商業e-mail一開頭的稱呼,到底要用Dear, Hi, 或直呼其名,John, Mike好呢?
有讀者寫信詢問,交情沒那麼好,用「親愛的」(Dear)叫對方,會不會像「裝熟」?
e-mail到底要不要用"Dear",不僅是老中有這個疑問,連老美、老英這些英文為母語也有很多關於這問題的討論。
BBC有一篇文章 "Should e-mails open with Dear, Hi, or Hey?" 裡頭談到美國一名政治人物Giselle Barry疾呼:It's time we ditched "Dear..." from work e-mails.(工作的郵件不要再用Dear了。)
富比世雜誌上也有一篇長長的文章 "Hi? Dear? The State Of The E-Mail Salutation",討論商業郵件打招呼到底要用Hi、Hello、Dear,還是都不必?
這篇文章的結論是:“Hi” is becoming more acceptable, and in many businesses, it’s the norm.(Hi的接受度更高,就商業溝通而言,已經成為標準!)
儘管如此,這不代表用Dear有錯。
首先,先弄清楚Dear並不是很親熱的喊人「親愛的」;相反地,它是正式的打招呼。好比中文的DM信函上,一開頭常寫道「親愛的持卡人」、「親愛的旅客」,到上海、北京出差,常聽大陸人們用「尊敬的客戶」一樣。過去沒有e-mail時代,書信往返,不做第二選擇,開頭就是Dear。富比世雜誌的編輯Susan Adams檢查自己的郵件信箱,也做了很多口頭訪問,她發現:現在除了很慎重的信件,大家很少Dear了。特別是e-mail,更常出現的是Hi, Hello,或直接稱呼對方名字,有些客戶的宣傳信,其至一開頭就用”Hi, there”。
Susan發現,大家不用Dear而選擇Hi的原因是:想創造輕鬆、友善一點的氣氛,這樣更容易得到你想要的回應。(Their goal is similar to mine: They want to sound relaxed and welcoming, to get us interested enough in their pitch to respond to it.)
拉近距離,用Hi或Hello都可以,Hi比Hello更輕鬆,加上名字之後用逗點而不是句點,例如:
Hi, Jane,
Hello, Morris,
John, (不要寫成 Dear John ,會讓人錯以為是「分手信」!)
有時候甚至會用更輕鬆的語氣:
Hey, folks,(夥伴們)
有時候寫給多人,像是同事、團隊成員,e-mail 可以這麼用:
Hi, Everyone,(尊重每一個人的個別性,而不是Dear all一整攤)
Dear Team Members,(主管寫給團隊成員可以這樣,寫給主管不要用Dear team members)
有些常見的寫法,帶有舊時代氛,建議不要再用:
(X) Dears,
(X) Dear Sirs,
(X) Dear Ladies and Gentlemen,
(X) Dear Boss,
(X) Dear All,
至於e-mail結尾,Best, Best wishes, Best Regards, Regards, Take Care.....都有,高科技產業裡現在很流行的結尾是"Cheers"。聽起有點振奮感!
等一下打開信箱寫e-mail時,切記別再劈頭就打出Dear囉!

為何猶太人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美國70%的財富都掌握在3%猶太人的手裡,在每個人財產都縮水的年代,只有猶太人能繼續創造財富,你只有學會猶太富豪的不景氣生財術,才有可能擺脫一輩子窮忙到老死的命運!
面對不景氣,猶太人和你想得不一樣
《塔木德》是1000多年來由2000多位猶太學者集體編撰而成的,是一部集宗教、律法、處世和經商法則的偉大經典。猶太人的致富聖經《塔木德》中有句格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猶太人認為光靠勞務報酬,做一輩子的守財奴,永遠不可能成為大富翁。他們不做死命存錢的事,因為鈔票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錢」,它的價值也不僅止於面額上的數字,他們將鈔票作為一種工具,一種能讓錢持續源源不絕流進口袋的生財器具,因此他們仔細權衡每一筆支出,他們用錢買的不會是當下的需求,而是買進未來、買進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很多人討厭猶太人,說他們是一個視錢如命的民族,為了賺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不過,與其說他們喜歡錢,不如說他們是「喜歡賺錢」,他們靠自己深謀遠慮的精明腦袋,逆轉了自己的命運,賺進令你瞠目結舌、多到數不清的財富權勢,並且樂此不疲。
猶太人擅長從困苦的日子中翻身致富,回頭看看台灣薪貧族的處境,不僅經濟市場哀鴻遍野,還要面對高失業率和高物價指數的衝擊,我們擁有的資產總額卻只比零多一點點。若是能從猶太人那兒擷取一些與眾不同的「賺錢」智慧,仿效他們「喜歡賺錢」的心態,轉換思維,或許就會發現經濟不景氣,其實沒有那麼糟糕,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費,只要懂得敏銳觀察、逆勢操作,賺錢的機會仍然無所不在。
為何猶太富翁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為了追求穩定的生活和福利而去考公務員,為什麼猶太人死都不會去考公務員?猶太人雖然是全球最富有的民族,卻也是一直在流浪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這樣的危機感使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一個警覺而奮進的狀態,也使得他們掌握了更多方式來抵禦風險。
對於猶太人來說,考公務員依然無法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這是另一種當螺絲釘的選擇,只不過這台機器從私人公司換成國家,然而,國家這台機器真的有如此穩固而萬無一失嗎?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希臘和西班牙首先削減了公務員的薪水和福利,而加拿大和古巴各國紛紛裁減了數萬名的公務員,大環境的不景氣影響下,公務員優厚的福利會拖垮一個國家的財政,當這把隨時會開鍘的刀有可能伸往你的脖子,你還會往公務員這個坑裡跳嗎?
精明的猶太人認為,公務員的存在是為了節省交易費用,而無法創造出真正的價值,私人的財富可以透過更多的投資行為創造更多未來的財富,一個公務員所提供的服務,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高的價值獲得如此高的收入。他們也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通過公務考試上,這對猶太人來說反而是生產力低下的行為。
公務員的職涯向上發展性和向外發展性差,環境安逸會讓人缺乏危機意識,也無法培養能力,在目前的經濟環境體制之下,就算是穩定收入的公務員,同樣逃不過高通膨把資產吃掉的命運,卻會因為政府財政日益困難,現有福利逐漸削減,當人力精簡,公務人員的工作量也會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當景氣越來越差,政府財政收入降低,公職環境更是看不到任何未來發展的機會。
猶太人會怎麼選擇?
猶太人的思惟受到宗教影響非常深遠,猶太教向來鼓勵人應該全力發展自己的能力,拒絕抹殺個性,他們主張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他們認為不合理的東西,甚至認為個人的力量是可以影響世界的。
《塔木德》裡會勸告猶太人應該擁有抱負和雄心:「凡是胸懷大志的人,最後總是會有所成就的。」從猶太教的觀點來說,猶太人是上帝的特選之民,是上帝挑選出來的,因而具有極高的素質,擁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他們對自己打從心底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其他民族的人,在這樣的民族性之下,他們不會選擇當一顆安逸被動等待命運的螺絲釘,景氣越糟,他們越要在危機中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英國猶太人詹姆士年輕時把父親給他的一筆財產花光,他才覺醒要努力奮鬥,決心從頭做起。他從哥哥那裡借來一點錢,自己開辦一間小藥廠。他親自在廠裡組織生產和銷售工作,從早到晚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把工廠賺到的一點錢積蓄下來擴大再生產。幾年後,他的藥廠辦得有點規模了,每年有幾十萬美元的盈利。
但靈敏的詹姆士經過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後,覺得當時藥物市場的發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品市場前途光明。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食物。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毅然出讓了自己的藥廠,又向銀行貸得一些錢,買下「加雲食品公司」的控股權。
這家公司專門製造糖果、餅乾及各種零食,同時經營煙草,雖然規模不大,但經營類別不少。詹姆士掌控該公司後,在經營管理和行銷策略上進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將產品的規格和式樣進行了擴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等多個品種;餅乾除了增加品種,細分兒童、成人、老人餅乾外,還向蛋糕、蛋捲等發展。這樣就使公司的銷售額迅速增長。接著,詹姆士在市場領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國巴黎經營外,還在其他城市設立分店,後來還在歐洲眾多國家開設分店,形成了廣闊的連鎖銷售網。隨著業務的增多,資金變得雄厚起來,詹姆士又隨機應變,把英國、荷蘭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購下來,使其形成大集團,名聲鵲起。詹姆士的成功,正是得益於他當初對小藥廠經營前途不佳的理智分析,及時捨棄,從而轉向食品行業。可見,適時放棄也是商業經營中的一種高級智慧。
這就是猶太人。他們思想開放,崇尚自由,反對一切守舊的東西,更不會為一些僵化的觀念和傳統的做法所拘束。猶太人的性格不會被傳統的背景和勢力所嚇住,年老的拉比總是鼓勵年輕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不要害怕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即使是冒險也是值得的。
他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他要做的就是推翻前人帶給後人的影響,而創建一個由自己主宰的國度。猶太人的思想是開放的,他們甚至沒有國家、種族和地域等等的限制。他們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和發展,走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便是現代商人的原型。
當機運到來的時候,猶太人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在沒有資本,沒有工具,也沒有錢的情況下,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攀登。不考薪資優渥的公務員是暫時地放棄眼前的利益,但是猶太人著眼的永遠是為了未來得到更多的利益。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只是平庸之輩。
即使只能領死薪水,還是要先買房?
每個月固定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現在景氣這麼差,老闆不賺錢,我也沒錢賺,物價又那麼高,薪水都不夠用,不負債就偷笑了,怎麼可能擠出第一桶金?」
當你這麼質疑的時候,翻翻報紙、看看商業雜誌,就會發現,事實上,和你條件相當,卻成功賺到第一桶金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為什麼那個人不是你?
因為你一直嚷嚷著不可能,同時卻不去檢討自己的收支和資產分配狀況,不改變消費習慣,不肯花精力做功課學習投資,還是讓每個月的薪水四處流散,你當然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第一桶金。
猶太人相當重視理財的概念,猶太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透過各種方式來教育他們要謹慎使用自己的資源;例如,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自己專屬的糖罐子,每個禮拜一,父母會發給他們固定、每個人都相同的糖,做為一個禮拜的用量,要怎麼分配使用,由孩子自己決定,如果一下子就吃完了,那別人在喝著加了糖的咖啡時,你就只能喝苦咖啡,別人有甜食當零嘴時,你就只能舔手指乾瞪眼,不然就要向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提出協議,用自己的勞力或任何東西去換取更多的糖。
猶太人常說:「賺錢不難,用錢不易。」意思是說,每一筆花費都要仔細衡量,如果花出去的一塊錢,不能幫你賺進兩塊錢,那你就不該花這筆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能把小錢變成大錢的原因。對於金錢的使用,要積極的規畫,徹底執行,才有可能迎接第一桶金,然後生出第二桶金,甚至變成不斷有金錢冒出匯集的聚寶盆。
擁有保值商品,才能對抗通貨膨脹
現在全球經濟處於頹勢,各個國家為了刺激經濟,會採取「量化貨幣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中央銀行開始狂印鈔票注入市場,使得你我手上的現金開始貶值,資產大縮水,連帶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年年飆升,開始通貨膨脹,薪資卻一直沒有跟著成長,換句話說,就是用你的薪水,可以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少,手裡雖然捧著鈔票,但是你將會愈來愈窮。
面對眼前的經濟局勢,感覺投資什麼都會慘賠,所以多數人無可奈何地選擇安份的守住現金,認為至少還有利息可以賺,但是不要忘記了,這同時也是「負利率」愈來愈嚴重的時期,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錢只會愈存愈薄,你的資產可能放著放著就蒸發掉了。
所以,要把現金換成可以保值的商品,像是土地、房產、黃金、鑽石,或是古董等等,其中,猶太人認為土地又比房子來得有價值,因為買了一間房子,只是和別人共同擁有房屋所在的土地,而且土地不會變動,屋子則會變舊損毀。黃金、鑽石雖然也有買賣價差的波動,但是幅度相對來說還是小的,而古董商品,因為藝術層面的價值,當然是時間愈久愈珍貴。
猶太富翁在經濟蕭條時,仍然可以繼續累積財富,就是因為他們讓資產彈性流動,從長遠來看,全球的景氣有一個循環週期,現在的景氣確實很低迷,但是將來反彈回來,中間仍有利潤,而且即使現在的企業普遍表現不佳,卻有在不景氣中依然火紅的產業,也就是說,如果你很認真地把現在的兩塊錢放在對的標的上,就有機會變成三塊錢,但是如果你把這兩塊錢緊緊的縮死在保險箱裡,那它就是兩塊錢,以後甚至變成不到一塊錢,當你驚覺自己居然一毛錢都沒享受到,就變窮了,到時候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猶太人會選擇到到國外打工嗎?
當景氣寒冬到來,失業率節節高升,每個人的所得薪資倒退回十多年前的水準時,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到國外打工,以當屠夫或是到農場採草莓付出勞力的方式賺取他們人生的「第一桶金」。對他們來說,在國外一個星期同樣是工作五天,每天可以朝九晚五準時下班,一個星期就可以賺到兩萬二,為什麼還要留在台灣領一個月兩萬二這樣讓人無法生存的低薪?
在台灣,很多年輕人一畢業以後就失業,經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找到的工作,也未必是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大家都在為了五斗米折腰,「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假日做到死」,一個月才領兩萬二,這是目前「窮忙族」的生活寫照,就像是一部巨大機器裡的一顆卑微螺絲釘,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只能勞勞碌碌混日子,當零件老舊破損,只能等著被汰換。
在這種普遍悲觀的氛圍底下,國外的自由悠閒生活和較高的待遇變成了年輕人心中一個美麗的憧憬,有些人是為了夢想而去國外,有些人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但是到異鄉討生活,不見得比台灣輕鬆。以到澳洲打工為例,景氣不好,澳洲的狀況也一樣差,尤其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各國的失業率變高,許多年輕人也成為背包客到澳洲打工。當地規定,外來打工者不可以在同一個雇主下工作超過六個月,所以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找新工作,若沒辦法找到,就只是從在台灣的失業族,變成在澳洲的失業族而已。
飛往國外打工一邊度假一邊賺錢的夢想就像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的淘金夢,當時發現金礦的消息從美國加州傳來,許多人認為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於是紛紛奔赴加州。淘金夢的確很美,做這種夢的人也比比皆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湧進這座城市,當時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不能盡如淘金者的意願,變得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淘,因為僧多粥少,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一圓致富夢,反而喪身此處。
目前會選擇到國外打工的年輕人分成兩種,一種是憑藉著自己的勞力,瘋狂賺錢,只想要存錢帶回台灣;另一種是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存了一筆旅費就去旅行,認識不同的朋友,體會當地的異國文化。每個人固然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想要靠著到國外打工度假同時存到第一桶金就此翻身致富的人,擅長創造財富猶太人的想法顯然和你不同。
猶太人如何致富?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對猶太人來說金錢是唯一的陽光,它照到哪裡,哪裡就亮。」最開始的時候,猶太人跟每個人都一樣,沒有金錢、沒有地位,甚至沒有國家。在這個世界上流浪的猶太商人是怎樣成為有錢人的呢?他們會用行動積極創造出自己的財富。
被譽為這個世界上最精明的猶太人會選擇到國外去打工嗎?他們不會。對於精明的猶太人來說,到國外打工只是賺錢的其中一種方式,絕對不是他們致富的選項。在他們的想法裡面,會認為到國外出賣勞力打工只不過是讓自己從一顆螺絲釘換到另一個地方當螺絲釘而已,他們不會只重視眼前微小的利益,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靠勞力賺錢。
有一個台灣的留學生在國外大學畢業後到澳洲工作,進入金融業從普通文書開始做起,他的第一份薪水大約是十萬台幣,後來他考到當地的金融證照,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加薪二萬,每個月是業績而定還有一至二萬不等的分紅,年終獎金另計,年假二十天。做了三年之後,他卻決定回台灣發展。
每個人都認為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台灣的薪資環境比澳洲低那麼多,福利也有差,不繼續留在澳洲過著愜意的白領生活真是個笨蛋!但是他卻認為自己在澳洲頂多只是一個高薪勞工,雖然目前台灣大部分企業所提供的薪資、福利缺乏競爭力,但是為了累積經驗,他還是選擇回台灣充電,在台灣本土的金融業他可以學到好幾倍的經驗。
尤其是當金融風暴來襲,台灣政策更是鎖國封閉,種種不利的因素,會成為他發展的良機。他決定在台灣邊工作邊考國際金融證照,之後去新加坡或香港,而不會選擇再回到澳洲,因為他了解在同樣都是亞洲背景之下,在國外工作過的外語能力和經驗就變成他的優勢,這就是運用了猶太人的思惟,在最糟糕的環境中乘勢向上發展。
當初那個留學生繼續留在澳洲,也許會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卻不會有亞洲金融業的經驗,能夠提供給公司的附加價值就少了一些。如果再過十年,他對公司來說依然只是一個外國人,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也不具有競爭力,只是住在國外的一顆螺絲釘,和一般時下的窮忙族本質上沒有不同。
猶太人雖然是視錢如命的一個民族,但是真正讓他們致富的思惟,不是你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掙了多少錢,不是靠著打工去賺人生的「第一桶金」,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錢,把錢留住多久,以及你的「第一桶金」是否能夠幫助你生出未來的「一百桶金」。